“Ms张,辉打我!”俊说。
“然洒了我一身水!”姿说。
……
俊和姿跑来向我告状。这些孩子是今年刚入校的新生,这样的“状”几乎天天有。
今天恰好是周一,第二节课后就是班会。不如借这两件事班会上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下关于沟通方面的问题。主题我没有写,我想最后让孩子们自己总结。
我开门见山:“孩子们,我想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沟通的话题。”
我把辉和然请到前面,我用很不友好的语气指责他们:“你们两个同学让我很生气,做错了事情不知道道歉……”
两个同学顿时慌了,红着脸,低着头……
“孩子们,刚才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直接指责他们,你们想知道他们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吗?”
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:“想!”
“那请辉先说说你的感受吧?”
“刚才老师那么生气,那么厉害,我很害怕,我也很委屈。”辉有点怯怯地说。
听辉这么说,我又转头问然:“你有委屈的感觉吗?”
“有。”
我想让其他同学也明白在集体中如何相处、如何沟通,如何保护自己和爱护同学。
我对辉和然说:“现在你们还是把发生的事情再复现一遍,让同学们了解事情的原委。”
俊和辉不好意思地互相看了看,在同学们的鼓励下,他们开始了:俊在看书,非常专注,辉跑来拍了俊一巴掌,一溜烟跑了,任凭俊怎么喊也不回应……
同学们看到这些,都举着小手似乎有话要说,于是我问孩子们:“看了刚才发生的事情,如果你是俊,你会怎么做?”
“如果我是俊,我会心平气和地找辉,问明白拍我一巴掌的原因是什么。根据他说的,我再和他沟通。”平时就非常果断的豪一语道出重点。
“豪说得很好。如果你是辉呢?”
哲站起来说:“如果我是辉,当俊喊我的时候,我会停下来,跟他说明当时我拍他的原因。”
这时我转向辉问:“听了两位同学的话,你想说些什么?”
“我错了。我当时看到俊在看书,就想已经下课了,他还在学习,我就想逗他玩玩,也让他休息休息。可是我的方式很不对,更不应该在他喊我的时候,一跑了之。”
俊看到辉这么说,不好意思地说:“我应该先去找辉问明原因,而不是找老师告状。”
“同学们,通过这件事,结合你们平时学习生活的实际,谁能来谈一下你的想法或你的收获。”
班长宇说:“只要主动沟通,就会消除误会。我们要对同学好,就要有一颗爱心,学会和同学和睦相处。”
“遇到问题,要去核实对方的真实意图,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”天立说。
“天立说得非常好。‘核实’是我经常强调的。”我说。
乐说:“同学之间要学会包容,要换位思考,在了解自己感受的同时,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。”
听了孩子们的发言,我能感受到这节班会课带给了大家很多的启发。我对他们说:“你们说得很全面,也很有道理,大家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,自己能解决吗?”
同学们大声说:“能!”
然后我对然和姿说:“你们愿意把刚才的事情,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一次不一样的沟通吗?”
两个孩子很不好意思地说:“愿意。”
姿拿着水杯在喝水,然从她身边经过,碰了姿,水洒姿了一身。姿非常生气,刚要发火,然赶紧转过身来对姿说:“对不起,我不是故意的,刚才走路有些着急,没想到能碰到你,能原谅我吗?”
姿转怒为笑,说:“没关系。我刚才在走道喝水,挡住了你走路,很抱歉。”
然说:“没事,没事。我来把你身上的水擦干。”
姿说:“我自己擦就行,没事的。”
两个孩子的表演结束了,我微笑着追问姿和然:“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,感觉怎么样?”
姿说:“我感觉非常轻松,也很开心。”
然说:“我也觉得很快乐。”
“谁能说一下,在沟通中,还有哪些细节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呢?”
“首先核实的时候态度要好,不能给同学脸色看。”哲很智慧的回答让我很惊喜。
乐说:“如果你想跟别人一起玩,一定要注意方式,要先邀请,征得别人同意才行,而不是没经别人允许就拉着别人参加游戏。”
“是的,乐的话让我想到了‘界限’一词,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,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。也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制造矛盾,就是因为没有核实,所以才会引发误会,产生了矛盾。”
“孩子们,我看到当发生矛盾时,大家都很想马上解决矛盾,我现在就来教大家完整地表达。”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以下几个步骤:
1.(说事情)当你...…
2.(说感受)我感到...…
3.(说希望)我希望……可以吗?
“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要加上可以吗?”我补充道。
“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!”
“说话时要考虑对方感受!”
“表示征询同学的意见!”
“……”
孩子们兴致很高,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。
“是的,孩子们,你们更懂得了体谅别人了。当出现问题时,我们总是期待别人向我们解释和道歉,而忘了自己的问题。所以人与人相处,学会宽容和主动沟通是很重要的。我们以后就按这三个步骤和同学进行一致性沟通。”孩子们纷纷点头。
“谁能给今天的班会定个主题呢?”我温和地看向大家。
孩子们七嘴八舌,不甘落后。
“学会沟通!”
“和谐相处!”
“讲究方式方法”
突然有一个孩子大声说:“和谐密码!”
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。我看着一张张稚嫩而兴奋的小脸,真替他们的未来高兴,才六七岁的小孩儿就有这样的智慧……
【爱之道】
一、面对小孩子的告状,老师如果天天忙于判断、解决这些琐碎的问题,会非常疲惫忙乱。因此老师善于利用一件事情,教给孩子方法,引导孩子去处理同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。
首先,我告诉孩子当出现误会时要学会核实别人的真实意图,并教给孩子核实的方法,如“我刚才看到……,是吗?”“你的意思是……?”
其次,我教给孩子们一致性沟通的几个步骤。
1.(说事情)当你……
2.(说感受)我感到……
3.(说希望)我希望……可以吗?
文中的孩子,尽管年龄很小,但是他们能够学着去感受别人的感受,学习怎样沟通,我很欣喜。我想,只要我们一直引导孩子们践行,那么建设和谐班级、和谐校园、和谐社会就一定不是梦。
二、此段是引用芦旭梅老师的点评。作为老师,运用个别同学之间的互动矛盾,带领整个班级来学习,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在与人沟通中自己的处境,感受以及不同的做法。学生在这里体验到了萨提亚的理念:我们因为相同而连接,因为相异而成长;并且让学生感同身受,换位思考,孩子内在的被听到和被理解的渴望被满足,同时在行为上又学习到了询问别人发生了什么的方法。从教育说理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知道,到再用生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表演出来,活生生的体验而不是说教,让孩子在练习中体验出不同的互动效果。老师帮助了学生从小就养成一个与人核对的习惯,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现实的不同,帮助他们练习如何去理解他人的沟通技巧。